bevictor伟德(韦德中国体育股份有限公司)-运动功能饮料专业制造商

韦德动态 分类
一瓶电解质水如何“爆改”今夏饮料江湖?发布日期:2025-08-22 浏览次数:

  

一瓶电解质水如何“爆改”今夏饮料江湖?(图1)

 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,今年夏天的饮料市场静悄悄地“换了主角”:便利店的冰柜里,电解质水占据着比可乐更显眼的位置;外卖平台上,“电解质水”的搜索量环比暴涨300%;社交媒体中,网友纷纷晒单称“囤了两箱,三天就喝空”;甚至连小区超市老板都忍不住吐槽:“进货速度赶不上卖货速度,早上刚摆上,下午就只剩空瓶了。”

  曾经局限于运动场景的电解质水,为何在这个夏天突然“出圈”,成为饮料行业的新宠?

  电解质水最初进入大众视野,多以“运动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”为卖点,受众集中在健身人群。但近几年,随着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,它的定位悄然发生变化。电解质水的应用场景已从运动领域向全时段补水延伸。

  此外,消费者对“增强免疫力”“维持身体平衡”等概念更加敏感。电解质水品牌顺势调整传播策略,不再强调剧烈运动后的补充,而是突出“日常流汗”“熬夜工作”“天气炎热”等生活化场景中的补水需求。

  2025年,中国运动人群已突破5亿,马拉松、骑行等耐力运动的兴起,推动电解质水从专业运动补给向大众日常饮品转型。

  这种“去专业化”的重新定位,极大地拓宽了消费群体——不仅是健身人士,户外工作者、上班族、学生党,都成为它的目标客户。数据显示,60%的运动爱好者在中高强度训练后会出现肌肉酸痛或抽筋现象,这主要是由于能量消耗和电解质流失引发的连锁反应。

  与此同时,2025年的中国电解质水市场,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。根据中国报告大厅数据,电解质饮品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30%,成为健康消费赛道的明星品类。

  电解质水业务录得营收14.93亿元,同比增长高达213.66%,远高于能量饮料21.92%的增长率。电解质水在公司收入占比已升至13.91%。

  不仅东鹏,整个行业都处在爆发期。预计2025年中国瓶装电解质水销售额将增加至235亿元。全球电解质饮料市场同样增长迅速,2024年规模已达336.2亿美元,预计2029年将增至584.5亿美元。

  电解质水的走红,并非单一品牌巨额广告投放的结果,更多是借了社交媒体的“东风”。

  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上,众多用户自发分享“电解质水测评”“花式喝法”,甚至衍生出“电解质水+水果”“电解质水+咖啡”等新玩法。这些内容既提供了消费理由,也强化韦德体育了产品的社交属性——“喝电解质水”逐渐成为一种健康、时髦的生活方式符号。

  与此同时,电商平台的即时配送能力,也为这股风潮添了一把火。“半小时送达”使得“想喝就立刻能买到”成为现实,极大促进了冲动消费和反复回购。

  数据显示,2024年6月,电解质水的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80%,其中下午2-4点的办公室场景订单占比最高。

  今年入夏前,不少便利店和商超就主动调整了冰柜陈列,将电解质水放在更显眼、更易拿取的位置。这背后,是渠道商基于往年数据和市场趋势做出的判断——他们预感到健康饮品的需求会持续上升。

  另一方面,主流品牌也展现出极强的供应链韧性。面对需求的集中爆发,它们能迅速增加产能、保障供应,避免了“断货”导致的热度消退。这种“前端热度、后端跟上”的默契,共同推高了电解质水的能见度和可获得性。

  尽管市场增长迅速,但电解质水的盈利能力与传统能量饮料相比仍有差距。数据显示,东鹏饮料的能量饮料毛利率为50.61%,而电解质水毛利率为32.09%。

  与此同时,销售费用也在快速增长。2025年上半年,东鹏饮料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7.27%,销售人员薪酬增长26.06%,渠道推广支出增长61.2%,广告支出增长34.3%。

  渠道建设成为竞争关键。一线城市便利店货架中,头部品牌独占25%陈列面,线%,形成“即时消费+家庭囤货”双引擎。

  电解质水的走红,看似意外,实则是一场由“需求转变”“社交传播”和“渠道供应”共同导演的消费升级。随着健康意识提升,电解质饮料已从“运动专属”进化为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未来几年,兼具科学性、便捷性和场景适配能力的品牌将持续领跑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