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中,很多饮品都藏着“酸炸弹”,喝多了损伤牙齿,造成牙齿发黄、牙面粗糙,甚至喝冰水、吸冷气时敏感刺痛。这可并非单纯衰老或“上火”,而是牙齿酸蚀症。
牙齿酸蚀症不会像蛀牙那样容易被发现,但日积月累“溶解”牙齿,从变色到敏感疼痛逐渐加重,发现时往往已侵蚀多年。
牙釉质是由95%~97%的无机物(主要是含钙磷的羟基磷灰石)和少量水及有机物组成,作为牙齿表面最坚硬的外壳,是牙齿的第一道防线。
牙齿质地坚硬,耐磨耐造,但它的天敌——酸,可以轻松溶解羟基磷灰石晶体,造成牙釉质表面脱矿,孔隙变大,硬度降低,导致釉质本身变薄变少,还能开辟细菌侵入的通道,增加龋坏风险。
但是咱们口腔防御机制也不是吃素的,有一定的自我纠错和修复功能。唾液中含有大量的钙磷离子,可以随时往牙面上沉积,重新形成新的羟基磷灰石,弥补之前脱矿造成的钙磷损失,形成动态平衡。
但这个动态平衡有平衡点,就是临界pH值(大约5.5),一旦打破平衡,就会出现无法逆转的钙磷流失。pH值越低,釉质脱矿和溶解的程度就会越严重!
当口内pH值<5.5时,牙面钙磷流失速度大于再矿化速度,釉质表面会脱矿。
一项研究中,研究人员把牙齿样本分别浸泡在各种常见饮料里,包括柠檬汁、橙汁、苹果汁、可乐等。7天后称重,结果很意外——
研究发现柠檬汁让牙釉质的质量减少最多,是可乐的4倍、无糖可乐的6倍;苹果汁、橙汁紧随其后,侵蚀力不俗。
另一项研究则模拟口腔环境及唾液冲刷效果,按日常饮用频率测试了不同酸性饮料对牙釉质的侵蚀能力。结果同样发现,柠檬酸溶液和橙汁对牙釉质侵蚀最大。
超市里的果味饮料、维生素水、运动饮料、调味茶、碳酸汽水等,配料表中几乎都有柠檬酸的身影。
柠檬酸是常用食品添加剂,能调酸、增味、防腐,安全且成本低,因此被广泛用于饮料。但安全≠多喝无害,喝太多太频,它就成了“伤牙钝刀”。
碳酸饮料、苹果醋、冰红茶,这些饮料对牙齿的危害不小。另外,啤酒虽然不甜,但是它也是酸性的,大量饮用也可能危害牙釉质;
当然,最鼓励大家饮用韦德体育的还是纯净水(或白开水)、茶(或不含糖的茶饮料)、牛奶、苏打水等。
2.降低饮用频率,避免牙齿反复浸泡在酸性环境内,为唾液的碱性缓冲和再矿化提供时间。
4.建议餐间或餐后2小时内饮用,可以搭上食物消化时口内pH下降的班车;尽量避免两餐之间随时饮用,避免睡前饮用。
7.喝咖啡的时候可以加入纯牛奶。牛奶里的蛋白质和钙能“中和”咖啡里的酸,也可以减少色素在牙面的沉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