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亿股民注意了,6月大A开门红,有三个方向被抱团炒作,A股“局部牛”高潮了!但猎人要警告这“三个抱团方向的风险了
:创新药板块历经 4 年回调,当前 PE(TTM)28 倍,处于历史 20% 分位,低于全球创新药板块平均 PE(35 倍)。2025 年国内药企海外授权金额达 455 亿美元(首付款 22 亿),君实生物、百济神州等企业的国际化进展提振市场信心。
:在科技股波动加剧、周期股受制于全球贸易摩擦的背景下,创新药因防御属性(业绩稳定性强)成为资金避险港湾,舒泰神、千红药业等标的获主力资金持续加仓。
:港股创新药 ETF(513120)近一年涨幅超 60%,药明生物、信达生物等龙头股走牛,带动 A 股同赛道标的补涨,万邦德、海南海药等低位股快速跟涨。
:板块连续 3 日加速上涨,今日 12 家涨停(含 2 家 20cm),情绪达阶段性高潮。参考 2023 年 AI 算力板块经验,高潮次日分化概率超 70%,需警惕舒泰神、华森制药等高位标的冲高回落风险。
:等待板块回调至 5 日均线 元附近),重点关注临床进展领先(如泽布替尼新适应症获批)、海外授权落地(如康方生物 AK112 合作)的龙头企业。
:ASCO 大会后部分企业临床数据不及预期(如某 PD-1 抑制剂 ORR 低于预期)、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可能压制估值。
:泡泡玛特(年内涨 80%)、蜜雪集团(年内涨 65%)、老铺黄金(年内涨 50%)在港股走出独立行情,其 “轻资产 + 高复购 + 年轻化” 模式获外资认可,A 股资金跟随配置万辰集团(零食量贩)、东鹏饮料(功能饮料)、中宠股份(宠物食品)等对标标的。
:白酒板块受库存压力(2024 年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同比 + 15 天)和需求疲软拖累,基金减持茅台、五粮液等旧消费龙头,转向市值 50-200 亿的新消费 “小而美” 标的,形成 “旧消费估值压制,新消费估值扩张” 的剪刀差。
:从早期的黄金饰品(老凤祥)、美容护理(巨子生物),扩散至休闲食品(盐津铺子)、培育钻石(力量钻石),反映出资金在消费板块内部的 “高低切换” 和 “渗透率提升” 逻辑。
:新消费龙头(如东鹏饮料、中宠股份)均沿 5 日均线稳步上行,可采用 “跌破 5 日均线 日均线买回” 的滚动策略,避免过早下车。
:宠物食品(国内渗透率 28% vs 美国 70%)、培育钻石(饰品渗透率 15% vs 30% 目标)等赛道存在明确成长空间,可优先配置中宠股份、力量钻石等标的。
:618 大促数据不及预期可能引发资金撤离,部分标的估值已透支未来 2 年业绩(如万辰集团动态 PE 55 倍,高于行业均值 35 倍)。
:1 年期存款利率跌破 1% 后,银行股股息率(工商银行 5.2%、建设银行 5.1%)成为资金 “类固收” 配置首选,险资、外资持续加仓(北向资金 5 月增持银行股超 200 亿元)。
:继 5 大行创新高后,宁波银行、成都银行等城商行,甚至常熟银行、张家港行等农商行开始加速上涨,板块内部呈现 “从龙头到杂毛” 的轮动特征,参照 2021 年光伏板块(从隆基到杂毛组件厂补涨),这通常是抱团见顶的前兆。
:市场出现 “银行股永动机”“股息复投实现财务自由” 等乐观言论,某财经大 V 关于银行股的帖子阅读量破百万,反映出散户参与度骤增,而历史数据显示,散户大规模入场往往是板块见顶信号。
:若银行股单日成交额突破 800 亿元(当前约 500 亿),或出现 3 家以上银行股涨停,需果断减仓。参考 2020 年白酒板块见顶经验,龙头股(茅台)见顶后板块调整幅度达 30%。
:若担心踏空,可转向股息率相近但弹性更高的电力板块(长江电力股息率 3.5%、中国广核 3.8%),或高股息 ETF(512590),降低单一板块风险。
:银行股适合作为底仓配置(比例不超 20%),但需设定 “PB1 倍减仓、PB0.6 倍加仓” 的估值纪律,避免陷入 “低估值陷阱”。
:2020 年白酒抱团瓦解后,资金流向新能源;2022 年新能源抱团瓦解后,资金流向 AI;当前银行、创新药、新消费的抱团若结束,资金可能回流科技(AI 算力、机器人)或启动新周期(汽车零部件、半导体)。
:“一鲸落万物生”,银行股资金撤出后,中小市值题材股(如市值 50-150 亿的机器人概念股)流动性将改善,需提前关注绿的谐波、双环传动等标的的调整机会。
:AI 算力、人形机器人(绿的谐波),等待板块回调至 20 日均线后的右侧机会。
:智能驾驶(德赛西威)、特斯拉 Optimus 供应链(拓普集团),6 月 12 日 Robotaxi 发布会或成催化剂。
:设备(北方华创韦德体育)、材料(安集科技),美国对华芯片管制升级背景下,国产替代加速。
六月开门红背后是资金在防御与成长间的再平衡,创新药、新消费的抱团仍处中期阶段,但需警惕加速赶顶风险;银行股的狂欢已进入尾声,理性减仓是上策。投资者应跳出 “非此即彼” 的思维,在防御(医药、消费)与进攻(科技、制造)间动态平衡,为即将到来的 “扩散牛” 行情预留仓位。记住:A 股唯一不变的是变化,而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