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春破晓,黑龙江伊春的林韦德中国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海深处寒意彻骨。一位经验老道的采集工踏着未消的积雪穿行林间,在一棵符合采集标准的粗壮白桦前驻足。他熟练地将引流管接入树干,清冽的树液便缓缓滴入无菌袋中,寂静的晨雾里,隐约漫开一缕木质的清甜。
在健康消费浪潮的助推下,白桦树汁正悄然成为饮料市场的新贵。从山姆、盒马到罗森,各大零售渠道纷纷上架相关产品,多家行业龙头也加速布局,推动这一小众品类快步走入大众视野。
据飞瓜数据统计,2025年上半年,仅抖音电商平台的白桦树汁销售额就已突破12亿元,同比激增834.8%,成为植物饮料细分赛道中增速最快的品类。
巨头企业纷纷布局这一新兴市场。农夫山泉母公司养生堂、汇源、大窑等知名饮料企业涌入。北京汇源推出NFC白桦树原汁,大窑上新白桦树汁汽泡水;山㟂也同步上架养生堂白桦树汁饮料。
白桦树汁的爆发源于双重推力,一是消费端对天然、零添加健康产品的需求持续累积,二是直播电商精准触达目标人群的能力。哈尔滨园有风林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锋向蓝鲸新闻记者分析。
白桦树汁是从白桦树中自然提取的无色或微带淡黄的透明液体,散发清淡桦香,口感清甜。它富含多种氨基酸、维生素和多酚类化合物,在森林食品开发领域潜力巨大,有着森林滴露的美誉。
据行业估算,目前国内白桦树汁相关产品的终端市场规模约在10亿至20亿元之间,仍处于快速成长期。
我国白桦树资源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大、小兴安岭林区,尤其在大兴安岭、伊春、黑河等地呈大面积集中分布,在东部山区、松嫩平原及三江平原也有零星分布。
稀缺属性与高成本构筑了行业的核心门槛。白桦树汁的采集时间极为有限,一年中适宜采集的日子仅约30天。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初是白桦树的出汁期,一旦进入展叶期后,白桦树汁就会消失,严格来说每年只有12-15天的采集期。嘉桦生物品牌总监王思远补充道。
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全省预计采集桦树汁20万吨,这些原料韦德中国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并非全部用于饮品,部分将作为药品、化妆品的生产原料。
为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,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于今年3月制定了《黑龙江省桦树液采集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对白桦树汁采集做出极为细致的规定。
办法要求,国有森林经营单位采集桦树液前,须按三年轮采原则制定实施方案,确保采集林地过去两个完整年度内未进行过普遍采集。
同时,采集宜选择树干阳面,距地面30-60厘米处钻孔,钻头直径不大于12毫米,并根据树干胸径严格规范钻孔深度与数量,以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。
富含活性物质的白桦树汁在离开树体后,6小时内极易变质腐坏,需要立即进行技术处理以防变质。国内主要采用的保鲜技术有三种,低温冷冻、高温巴氏杀菌法,以及嘉桦生物独家核心的OPT原质保鲜技术。王思远如是称。
这意味着,高效、完善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或先进的保鲜加工工艺,这是产业能否规模化、商业化的关键技术命门。
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,白桦树汁产业正迅速崛起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多元业态。
以林都伊春为例,2024年该市桦树汁采收量达4.75万吨,同比增长280%,相关产值突破3.17亿元,生产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13家增至21家。目前,伊春已形成覆盖食品、日化和保健品等近180个品种的桦树汁产业链条。根据《伊春市桦树汁产业发展五年规划(2024–2028年)》,预计五年内累计采集桦树汁40万吨,总产值有望超过48亿元。
目前国内的白桦树汁饮料企业已初步形成三种差异化的发展路径。李学锋分析道,第一类是以线上渠道为核心的企业,例如嘉桦生物、林源春等品牌,其核心策略聚焦于流量运营和私域生态构建;第二类则专注于深耕传统线下渠道,比如园有风,致力于打通商超、便利店等实体终端;第三类是资源协同型玩家,以养生堂为代表,本身拥有原料优势,饮料业务更多是产业链的自然延伸,作为其护肤品主业之外的一种补充,尚未作为战略品类进行大规模推广。
不过渠道边界正在逐渐融合。以嘉桦生物为例,已进入白桦树汁领域十年,早期依托私域渠道销售,今年已开始布局线下商超及特通渠道。
据王思远介绍,该公司已形成原汁、浓缩、脱糖、美护及原料五大产品矩阵,既打造自有品牌,服务B端与C端客户,又为合作伙伴提供原料供应与解决方案。年采集白桦树汁1万吨左右,在高品质白桦树汁赛道占据70%以上份额。
高毛利成为支撑企业持续投入的关键。有从事该行业的企业高管坦言,这类小众品类渠道开发和消费者教育成本极高,毛利率若低于40%难以持续。这几乎与以东鹏饮料为代表的能量饮料毛利率持平。
值得关注的是,白桦树汁产业仍有巨大潜力待释放。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,黑龙江省白桦树分布面积达1000余万公顷,折算为白桦树纯林约460万公顷,白桦树汁蕴藏量约5800万吨,按10%利用率测算,每年可采量约580万吨,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。
尽管发展迅速,白桦树汁产业仍面临采集、运输与保鲜等多重瓶颈。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冯磊指出,白桦树汁不受丰歉年影响,年产量稳定,但林区地形复杂、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薄弱,极易导致资源浪费,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。
当前,行业仍面临消费者认知有限、成本高企及标准缺失等挑战。然而,在资本持续注入和渠道不断渗透的推动下,白桦树汁有望逐渐摆脱网红标签,迈向高端水饮细分市场,成为中国饮料产业中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品类。